女子穿一次性内裤下体感染手术后续:曝细节惊到网友!商家新回应

发布时间:2025-03-27 13:02  浏览量:10

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去哪缓解压力,放松身体方便,洗浴中心便成了目前大家的最佳去处!

但你敢想象吗?近日杭州一位美女去完洗浴中心后,回家没多久发现自己“下面肿了”,感染导致脓肿如鹅蛋一样大,现已手术引流,让人心疼不已!

同时,也让原本大家不太熟悉的一次性用品这个行业陷入了卫生隐患的争议之中。

据浙江杭州的杨女士近日向记者爆料:

她跟着朋友去某汤泉足道洗浴中心放松身体,当时我和朋友都没有下水去泡温泉,就只是洗了个澡,做了足浴,她偏偏穿了汤泉的一次内裤,结果当天晚上回到家,我下面就肿了。

那为什么杨女士的朋友,没有发生类似情况呢?她朋友因觉得一次性内裤太大,就没有穿,躲过了这次劫难。

之后,隔天第三天,杨女士直接发烧,她以为吃点药就好了。

但是到了第四天,下面更肿了,发烧到39°5,然后她立马去了医院验血,做了相关检查,挂点滴消炎。

杨女士退烧到37°,她还挺高兴的,但是下面竟然肿得更大了,甚至影响了她走路,走路只能两条腿叉开走,因为实在是太疼了,真的能理解她的感觉。她这下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她只好再次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直接也把医生搞尴尬了,外阴炎,需要进行抗炎治疗,除此,还要吃药半个月左右。

根据杨女士提供的当地医院门诊病历报告,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

外阴肿胀4天,发热天。

门诊诊断,外阴脓肿。

看到这个惨不忍睹,让人心疼,这简直就是典型的花钱买罪受啊!

但更令杨女士后怕的是,如果治疗不见效果,她需要动手术引流。

然而,最终结果如媒体报道的那样,为了生命健康,她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

事情脉络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网友被这些痛苦细节震惊了,身体出现这种情况,生不如死的感觉,整个人情绪都崩溃了,鼓励杨女士多睡觉,增加抵抗力。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现在在预产期,这一次性内裤是扔还是留?现在退不了怎么办?

搞笑的是,有些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一次性内裤。

此前,杨女士已经投诉了商家,商家却否定了她的说法。

商家一名男子,在电话中向记者掷地有声地表示:

生产厂家都是合法合规的的产企业,经得起检查。本以为这是一件好事啊,说明商家不逃避责任,态度积极,愿意配合调查。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商家拒不提供内裤商标生产信息。既然商家说厂家是合规企业,为什么商家又不愿意提供相关信息呢?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商家可能是给厂家打掩护呢?如果进货渠道的厂家没有问题,商家何必要如此遮遮掩掩的。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现在就怕商家从厂家购买的一次性内裤是三无产品,黑作坊生产的不合规卫生的产品。

再看据杨女士这边,她咨询过医生,对方告知一次性内裤可能是感染的诱因。

所幸的是,她留了一手,并没有把导致她下面肿了的一次性内裤扔掉,把内裤封存,拨打12315进行了投诉。

不过,这是听到315这几个字眼的商家,态度立马反转了!

涉事商家表示向记者表示,目前领导在积极处理,内裤生产手续合法合规,开门做生意不会逃避责任。

此外,26日,杨女士说,某汤泉那边的代理律师联系她,希望她把之前有热度的视频下架,称自己已经和监管部门对接了。

她表示为了公平起见,等结果监管部门4月1日左右给她答复,她先把那条热度视频下架。但是她作为消费者,住院到现在,商家没有主动打过一次电话,没有人来咨询她现在的情况如何,这种态度,应该可以看出了吧。

的确,如女子说的,商家起码得有个姿态,不管女子病是不是商家的内裤引起的,出于人道主义,起码应该关切下,积极和杨女士进行协商解决,而不是一位逃避。

如果监管部门检查不是商家的问题,那么商家的做法等于给自己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广告,但检查出来是商家的责任,起码也不会闹到现在这种地步,可以最大挽回商家的声誉。

目前双方因为一条内裤,引发争执,谁是谁非最终拿证据说话,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

杨女士在自己发的视频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前几次她去某汤泉,带的是自己的内裤,或是穿了一次内裤,回到家里立马就脱了。

那我们就很好奇了,之前都没事,为什么这次偏偏有事。

据杨女士说,那天去某汤泉的晚上,她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朋友家睡觉,第二天一整天穿的都是一次性内裤,结果当天晚上回到家,下面就肿了。

是否与杨女士穿着一次内裤时间太长有关,而商家是否有明确告知一次内裤穿戴多久的告知,暂时,这个问题还是一个谜团。

理性看到问题

杨女士因为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经历,她表示:

我平时没有买一次性内裤的习惯,仅仅只是因为不小心,那天穿了一次性内裤,折磨了我这么久。

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去穿一次内裤,强烈建议所有姐妹不要去穿一次性内裤,正常内裤也没几个钱,你就把正常内裤当一次内裤穿,那也比你穿一次性内裤干净。

此次事件中,商家前后“打太极”的这种态度,让杨女士感到愤怒,也让我们不禁怀疑,商家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才导致自己陷入舆论的质疑声中。

虽然一次性用品的卫生隐患一直存在,但因为一次事件,否定整个行业的做法做法不妥。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

这是一次警示,商家只有自律,才能从源头切断黑作坊生产不合规的一次性内裤,爱护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

对于消费者来说:

在使用一次性用品时,要选有信誉的品牌,同时仔细看产品的保质期。当自身利益收到损害时,一定要勇敢站出来合理合法的发声,避免产生负面的舆论。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

每一次顾客的投诉,商家的问题,不只是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而是每一次教训都能促使行业的一步进步。

最后,希望此事能最终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