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作妖了,穿旗袍、穿紫内裤、让高铁减速,家长们该停手了

发布时间:2025-06-07 11:15  浏览量:18

“孩子一出考场,天塌了!”

高考这场人生大戏,主角应是考场里的孩子,可每到这个时候,风头总被场外的大人抢去,本该是默默守护、温情送考的时刻,却变成了让人哭笑不得、各种怪招尽出的“家长秀”。

“旗开得胜”穿旗袍,“紫腚行”抢内裤,借“985”车牌送考…… 这些让网友直呼“看不懂”的行为,每年都在上演,这些奇葩操作,是给孩子助力,还是把自己的焦虑秀给全世界?

迷信式的“彩头”

高考这事儿,孩子考,大人跟着紧张,这太正常了,门口站站,送个水,说句加油多好,可现在,场外的阵仗一年比一年夸张,简直像在搞什么庆典。

送考不再是默默支持,更像是一场公开的“焦虑展”,把家长们的担忧,用各种亮瞎眼的道具和行为,毫不保留地秀了出来。

看着那些卖力演出的身影,有时候真忍不住想问:这是真心的祝福,还是有点儿戏过了头?

要说这场“大秀”里最抢眼的戏服,非旗袍莫属,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旗开得胜”的谐音梗火了,妈妈们甚至爸爸们集体穿旗袍送考成了固定节目。

红色讨个“开门红”,绿色盼着“一路绿灯”,要考三天?颜色还得变着法儿地换,求个万事顺遂的好意头,大家都能理解这份心情。

可后来这旗袍越穿越离谱,商家也跟着瞎起哄,开叉越来越高,裙摆越来越短,生怕谁看不见那双腿,有的高到大腿根,有的恨不得开到腰,把“旗开得胜”硬生生搞成了视觉上的“擦边”。

孩子在考场里是靠脑子考试,他能不能考好,跟这旗袍开多高,有半毛钱关系吗?穿得跟要去走红毯似的,能让孩子心里更平静,更能集中注意力?

怎么看,这架势都更像是家长在用行动喊话:“快看我!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把自己的焦虑,穿在了身上,也秀在了脸上。

还有更邪乎的,紫色的内裤都卖断货了,为了那个叫人哭笑不得的谐音——“紫腚行”(“指定行”)。

让人想起来小时候家里老人拜神求雨的场面,都是图个心理安慰,要是真靠穿衣服颜色管用,下次高考是不是该集体穿“铁定行”的铁内裤?或者直接把屁股染紫了?

这听着荒唐,可就是有大把家长信这个,这种行为背后,对未知结果的深度焦虑,总觉得“做点什么”才能心里踏实点,哪怕做的这些事,跟考试结果根本不相关。

焦虑失控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有些家长为了高考,能想出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招数,送考开什么车都有讲究了,恨不得全小区去借个车牌号里带“985”或“211”的车。

听说真有人花钱跟邻居换车开两天,就为了那几位数字,图吉利这事儿无可厚非,可为了个车牌号,开辆自己不熟悉的车去送考,万一路上出个小状况,那不是添乱吗?这种心情,真是被焦虑冲昏了头。

前两年闹得最大的,就是有家长提议高铁经过考场附近要减速,理由是怕吵。这事儿一出来,真是让全国人民都哭笑不得。

高考是大事,可全国交通运行更大事,怎么可能为了一点噪音,就随意调整?官方的回应很直接,也很必要:家长的焦虑可以理解,但不能把自己的焦虑变成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无理要求。

什么担心附近演唱会吵、飞机有噪音影响考试,大多数时候都是家长自己把这种担忧无限放大了,还有更极端的例子,为了孩子高考,信偏方去驱赶甚至伤害考点附近的流浪动物。

孩子迟到几分钟,家长在考场门口对着门卫下跪,但人事大事,自己不操心时间,去卖惨也没用。

更离谱的是邻里之间,因为楼下有考生,楼上的住户被要求不能在家正常生活,不能上厕所,甚至不能睡觉,因为怕打呼影响自己家孩子。

这哪里是爱孩子,这分明是把自己的焦虑,用极端方式发泄,甚至变成了对他人的伤害!当然,也有暖心的:邻居为了不打扰考生,特意在地板铺软垫降低噪音,这才是真正体贴的关怀。

为什么家长会做出这些过头的举动?究其根本,还是焦虑。高考是孩子人生一个大坎儿,家长十几年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到了最后临门一脚,自己却啥也干不了,只能在外面干等着。

这种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最容易催生出各种仪式感和表演,仿佛做得越多,孩子就越有机会成功,但家长们往往忘了,或者下意识忽略了,这场大戏的主角是孩子。

他们在考场里最需要什么?是您穿着高开叉旗袍,踩着高跟鞋在门口扭来扭去的身影?还是您为了一个“985”车牌号到处奔波的样子?都不是。

孩子最需要的是平静,是睡得饱饱的,是情绪稳稳的,是父母发自内心的信任和那句朴实无华的“相信你,尽力就好”。

前几年有个新闻,一个孩子面对妈妈说要穿旗袍送考,直言:“我肚子里没货,你穿黄金甲也没用。”然后自己一个人走了,话糙理不糙,多少点醒了那些热衷自我感动的家长。

过度的仪式感和表演欲,不仅帮不到孩子,反而可能变成巨大的心理包袱:“我妈为了我做了这么多,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对得起她?”这种压力,有时候比考试本身更让人喘不过气。

说到底,高考,是孩子这些年一步一步学出来的,考场外家长能做的,实在有限,那些花里胡哨的行为,大多数是家长们用来安抚自己的“自嗨”。

所以啊,家长们,到了这一刻,把舞台还给孩子吧,你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后勤部长,让孩子吃好睡好,别添堵。

在考场外等候时,就安安静静地等,给孩子一个平和的微笑,一个结实的拥抱,或者就远远地看着,让他们知道:爱和支持一直都在,这份爱不附加任何条件,不是考了高分才值得拥有。

结语

最好的“彩头”,从来不在旗袍的开叉高低,也不在内裤的颜色里,它藏在孩子推开考场大门,平静又自信地走进去的那一步。

相信他们,就像他们努力走到今天一样,放下过度的焦虑和表演,用一颗最最普通的平常心,陪孩子走完这一程,这才是在他们未来的人生路上,最有力量、最实在的祝福。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