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旗袍、紫内裤、偷向日葵,高考在即,请父母们停止“作妖”吧

发布时间:2025-06-07 01:40  浏览量:18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

要说这考场外的热闹,简直是一年一度的民俗大赏,妈妈们清一色的旗袍,图个“旗开得胜”,这都算入门级操作了。

颜色也得有讲究,想“辉煌”就穿黄,盼“开门红”就选大红,更有意思的是,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说法,孩子得穿紫色内衣裤,取“紫腚赢”的彩头,每到高考前,紫色内裤就被卖到脱销。

还有爸爸们,为了娃也是彻底放飞自我,把老婆的旗袍往身上一套,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校门口,那画面,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莫名有点儿心酸。

不知道什么时候,高考考得好不好,竟然和玄学扯上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家长们为了孩子能够考好,还有什么神奇的点子吧。

穿戴只是基础,道具才是进阶,向日葵在高考期间也是一花难求,因其“一举夺魁”的美好寓意,成了家长们疯抢的“神器”。

据说有家长为了弄到一根带杆的向日葵,不惜半夜“借”走别人田里的庄稼,更绝的是,一位大爷精心种的向日葵被偷了,正捶胸顿足呢,旁边人一句“这是被掳(录)取了呀!”这脑回路,不服不行。

还有的举着“马到成功”的大牌子,更有硬核爷爷,直接牵了匹小矮马在考场外溜达,这份豪气,确实让人过目难忘。

说到底家长们如此大费周章,又是图啥呢?扒开这些花里胡哨的表象看本质,无非是想给孩子在心理上再加一道保险,给自己求一份心安。

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不容易,家长们又何尝轻松?从幼儿园抢跑,到小升初、初升高,再到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轮番轰炸,营养餐变着花样地伺候,哪一样不是呕心沥血?

到了高考这临门一脚,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能用上的招数都使出来,生怕自己哪个细节没做到位,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可问题是,这些越来越“卷”的仪式感,对考场里的孩子真有多大用处吗?怕是未必。

记者在考场外观察,孩子们考完出来,大多神色平静,有的还在琢磨题目,有的对家长略显浮夸的行头甚至露出一丝小尴尬。

当然也有母子相拥而泣的感人场面,但更多的孩子,恐怕还是沉浸在考试刚结束的复杂情绪里,对爹妈这场外的“卖力演出”感知并不强烈。

家长们更多的是在进行一种自我安慰和情绪宣泄,给这些年的辛苦找个出口,然而当这份“心意”逐渐演变成一种攀比,甚至被商家利用,就有点变味了。

高考那几天,考点周边的旗袍、鲜花价格坐地起飞,这里面少得了商家的推波助澜?为了个“吉利”,花大价钱买些平日根本用不上的东西,这笔账真划算吗?

更过分的是,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营造所谓的“绝对安静”,对邻里横加干涉,不让跳广场舞,嫌蛙鸣蝉噪扰了清静,甚至投诉到物业。

更有甚者,建议高考期间让高铁降速!这种“万事为高考让路”的心态一旦过了头,就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给社会平添了不少麻烦。

更要命的是,这种过度隆重和强调,无形中会给孩子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他们会想:“爸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考不好怎么对得起他们?”这份厚望,有时真能把孩子压垮。

每年高考后,总有一些令人扼腕的新闻,孩子因成绩不理想,无法面对家长的失望而走上极端,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

想当年高考大多在七月流火的时候,送考远没现在这般阵仗,家长们大多照常上班,孩子们要么自己去考场,要么学校统一安排大巴。

老师们嘴边常挂着的就是“保持平常心,跟平时一样”,那种相对朴素的环境,反而更能让考生卸下心理包袱从容应考。

说到底决定成绩的,还是平时的点滴积累和考场上的稳定发挥,这些年我们也乐于见到一些充满“松弛感”的家长和考生。

有家长祝孩子“考个好高中”,而孩子明明参加的是高考,有家长叮嘱孩子“不会的就蒙,早点出来别耽误回家吃饭”,还有考生第一个冲出考场笑容灿烂,甚至来个潇洒的后空翻。

这种轻松的心态,反而让人觉得舒服熨帖,高考固然重要,但它终究只是人生漫漫长路上的一个驿站,能决定一些东西,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

家长爱孩子的心情谁都懂,在高考这个特殊节点,用些无伤大雅的方式表达祝福和期盼,也无可厚非。

但凡事皆有度,若把“仪式感”变成一种负担、一种攀比,甚至一种无形的压力,那就与爱背道而驰了。

中国商报2025-05-30 《“每年3月就有人来定做”!高考进入倒计时,送考旗袍生意火爆》

厦门日报2025-06-05《开门红、一路绿灯、走向辉“黄”…...考前迎来旗袍热!》

中国青年报2023年6月8日抖音视频

红网.双向奔赴!家长花式应援孩子高考.2023-06-08

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家长建议高考期间高铁降速;官方:非特殊情况不能调整;网友:心情可理解,但不支持·2023年6月7日

新浪财经.为什么高考祝福都喜欢用谐音梗?(图).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