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怒控胖东来的女网红,现在哭得更大声了
发布时间:2025-04-10 06:47 浏览量:8
文/仙贝
她可能没想到。
一条“掉色的红内裤”视频。
会把自己送上被告席。
哭着喊冤时有多情绪真挚。
等法院敲锤时,可能就有多后悔真实。
这年头,靠情绪涨粉的网红,不在少数。
但靠情绪翻车的,也不在少数。
01春节那几天,网红“两个小段”连发几条视频,怒控胖东来。
她说自己买了一条红色内裤,结果洗了之后掉色严重。
更严重的是她过敏了。
“严重的过敏症状”、“痛苦的经历”、“良心商家塌房”。
关键词一个比一个猛。
镜头里,她哭。
镜头外,网友急。
胖东来当时就炸了。
评论区炸、媒体炸、公关部更炸。
不敢怠慢,立刻下架该产品,还火速自查整改。
一边配合检测,一边内部处理责任人。
实习班长、课长、主管、处长……一串名字全都“被问责”。
一时间,消费者纷纷表示“心疼胖东来”。
但也不敢说啥,毕竟“受害者”哭得太真诚。
直到胖东来出了那份53页检测报告。
字字句句、报告截图、第三方结论。
像一把明晃晃的大刀。
直接把这场“情绪性维权”切了个稀碎。
最讽刺的是她删了视频。
还关闭了评论。
连一句“对不起”都没留下。
就这么悄悄试图把事儿糊过去。
但这回,胖东来没忍。
一纸诉状,直接把她送上了法院。
赔偿金额?不低于100万。
02说实话,这一刀,砍得好。
过去太多网红,靠“受害者叙事”赚点击。
镜头一开,情绪一来,网友一信。
热搜就爆了。
但问题是假的太多了。
她不是第一次了。
网友扒了下她过去三年的内容。
光是“我过敏了”的视频,就出现过好几次。
对商家的投诉,更是超过200次。
基本都拿到了赔偿。
这套路熟得很:
制造情绪 → 放大矛盾 → 引爆舆论 → 商家赔钱求和。
就问,这算不算新型职业讹诈?
更绝的是,有的平台居然还把这类博主当成“维权达人”来包装。
但仔细想想,她要真是那么容易过敏,应该去看医生,而不是拍视频。
真不是黑她。
只是这事儿太典型。
太值得聊聊这个时代的“情绪武器”。
03现在的网络,节奏太快。
谁还管事实?谁还等调查?
情绪对了,立场对了,镜头对了。
谁还会细看你有没有证据?
很多网红深谙此道。
“先开枪,再画靶”。
只要我先哭,谁还能反驳?
反驳的,不是冷血,就是洗地。
就像“两个小段”那句回应:“我的表达情绪化了一点。”
听听。
这不是在解释,这是在甩锅。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那点“情绪化”,换来的是真人实干背锅。
一个品牌的信任。
一群员工的前途。
一整个系统被拖下水。
这代价,谁替你买单?
04所以我很支持胖东来这次的硬刚。
维权奖500元,那是温柔的风度。
索赔100万,那是必要的力度。
别再觉得商家都是“冤大头”。
也别再把“我是消费者”当挡箭牌。
维权,不是抹黑。
吐槽,不是讹诈。
这年头,谁都不傻。
装得再像“受害者”,时间一长也得露馅。
更别把“网友”当枪用。
网友爱正义,但也不喜欢被当猴耍。
别总想靠制造舆论,撬动流量金矿。
你撬一次、两次,网友陪你玩。
但三次、四次,早晚翻车。
而且一翻,就是社会性死亡。
05别把“情绪表达”当护身符。
那不是护身符,那是导火索。
你说话可以情绪化。
但不能把别人推入火坑。
靠情绪骗来的流量,是泡沫。
泡沫破了,你连个遮羞布都找不到。
所以,那句话送给“两个小段”们:
你可以说错话。
但你得付出代价。
你可以拍视频。
但你得对得起良心。
哭戏再好演。
法庭不看演技,只看证据。